编者按:新版《三国》凭借高额的投资和精良的制作,为这段经典的历史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视觉观感,片中的特效总时长达12000秒,纯三维加合成的镜头大概有600个,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多项历史之最:制作团队最庞大、制作周期最长、耗资最高、单剧特效时长最长,毫无疑问,特效成为新版《三国》中最大的看点。
《三国》特效总体情况
《三国》中的特效总时长达12000秒,纯三维加合成的镜头大概有600个,主要是展现战争戏中千军万马的场面船戏合成镜头,100多个场景镜头,包括城池、县城、郡等场景,耗资1000多万元精心打造。《三国》特效力图接近电影级质量,视觉设计由阿磐影视特效工作室主持,特效制作分别由快乐石头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、lukydog影视特效工作室和海鑫华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。这部电视剧共95集,从开拍时开始研发,用时一年时间完成,其中有效制作时间为4个月,特效团队主要84人。该剧的特效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制作团队最庞大、制作周期最长、耗资最高、单剧特效时长最长的一部。
《三国》中的特效使用了多种制作软件。其中三维软件包括:Maya、3ds Max、Houdini、Massive、3Delight、Vue 等,主要角色场景都由Maya搞定,3ds Max做了部分场景,所有火、尘土都是用3ds Max的插件Fume做的;Houdini主要是辅助做Fume的发射器和导文件使用;Massive和3Delight做部分大军,Vue做了部分场景,在这其中,编写了Massive导Maya的脚本。后期主要使用Fushion和Nuke。片中呈现了大量烟火、千军万马奔腾或交战的壮观场面,集群动画的实现是一个关键技术。
《三国》特效制作的前期准备
《三国》是一部深入人心的历史巨制,那段历史常常被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和演绎,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,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,整体质量也要对得住这个题材。总体来说,这部戏压力大、要求高、量大、特效实现难点多、最要命的是制作时间短。虽然这部戏从开拍时开始跟进,但有效制作时间只有4个月,从2009年11月中旬拿到第一批素材到2010年3月初拿到最后三十集素材,2010年3月20就要审,在4个月中要完成95集里的特效镜头,所以对于我们来说,是匪夷所思的紧张,匪夷所思的制作周期。
我们在前期首先了解导演对整个剧的概念,然后进行资料搜集、前期分镜头的设计,同时根据三国的特效镜头的特点类型调兵遣将,组建适合的班底。《三国》中主要的场景和特效都是由我们公司进行制作,包括烟火、灰尘、船、城墙以及集群场景等,还有一些不大能拍到空镜头,只有一些少量的建筑类特效找其他公司进行外包。一般我们会事先把要用的内容剪好,镜头需要加的,先分类,会有一些什么建筑,哪一些城要先做好,先一起给对方,然后再根据具体镜头来做。我们自己制作自己渲染,渲染方面只是找一家合作的渲染平台,用他们的机器和设备进行辅助的渲染工作。
《三国》特效的制作流程
《三国》里面战事繁多,不乏水战,火烧,攻城的场景,这些场景画面都还是很难的。其中很多大军、进城、交战的场景大镜头都是用Massive做的,场景都是以流程来做,不同的场景换不同的布阵,只要换人和阵型就可以。有些布阵在里面摆得不是很好看,那么就会在Massive中摆好动作,缓存做好后,统一由动画师到Maya中做些微调,比如说1000个人中会有几个人需要在Maya中重新调节下,这些修改过的是在Maya中渲染的。
电视剧中有很多百万大军的场景,主要用到的是集群技术,这在以往是电影的专利,如今运用到电视的制作当中。我们在制作过程中是一边建模,一边做动作捕捉,这两边可以同时进行。模型这边就要一步一步跟,同正常的一样,模型、材质再接动画,动画需要很多的动作捕捉,之后在Massive里面把衔接做好,每个动作到每个动作的过渡,需要一些动作的调节,这跟Maya调节方式不一样,我们将在Maya中做好的模型导到Massive里面,还有材质贴图制定上,将一个兵种的动作库模型都弄好后,就继续做另外一个兵种的,魏军的、吴军的……分别做好后再导到一个场景里面。在Massive里面我们确定要摆的军阵,然后就是布阵的过程,把阵布好后在Massive里面出缓存,然后将在Maya中设置好的相机导进来,分层渲染,这样在三维里面的工作就完成了,后面就是合成的工作。
《三国》特效制作的难点
《三国》中涉及到水、火、集群等大量的高难度特效镜头,如果说单拿出来哪个环节可能都没太大难点,但当场景变得超级庞大时,每个环节都变得困难了,比如无数艘战舰要尽量避免其重复性;场景过大后材质、动画、缓存、都容易出错;大面积的烟火,渲染相应地也就成恶梦了!
Massive有一个好处就是尽量把它以电影的方式来做,这算是一个小的尝试,可以对做电影有很大的帮助,而且如果用其他软件,有很多东西是不容易实现的,比如说我做百万大军,如果我用Maya,手动需要一个一个进行设置和调节,这是不大现实的,即使是一个一个复制再动作错开,也要花很多时间,另外一种解决方式就是用粒子,角色与角色间的交互,用粒子也是很难实现的,所以我们选择Massive。它可控性很强,支持角色量也巨大,而且可以互相交互。
因为Massive在国内很难找到资料,况且时间有限,我们最开始遇到了很多问题,包括:1.不知道如何用Massive渲染;2.Maya导到Massive的角色渲染出来后画面是躺着的;3.权重和相机问题;4.联机渲染问题;5.在64位系统上Massive的材质问题或者说版本问题;6.马与骑兵的骨骼问题。目前来看,整体成效还算可以,我们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得以很好的解决,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完善,如马与骑兵的骨骼问题,本来一个人骑在一匹马上应该是两个角色,一个人还有一匹马,马跟人也应该有两套骨骼,马跟人有交互,或是人可以跳到马下面来,我们现在没办法把这两个连在一起的东西分成两个角色来做,所以只能把马与骑兵做成一套骨骼。
经典特效镜头:“火烧赤壁”
关于攻城的镜头、城池的不同、怎么既定动作和布阵……我们考据了很多,研究地形,还有曹操、袁绍啊都会带多少兵,以及风向、天气等等问题,这些考究过后,然后考虑布什么阵,这个有具体很严格的要求,参考了原著的内容,还有一些具体细节也要自己考虑,比如说有可能在原著中没有提到很详细的时间、人数,不可能每个战役都说有多少人,这就需要我们具体计算下需要多大的场景,预告片中有大场景和特写转换的,有些是实景拍的,近景像特写这种有些是做的,全景中有好多也是做的。近景的爆炸是拍的,远景的爆炸是做的。
赤壁火战,重点在于火,这种大型的火战在国内和我们都很少有做过,如何将这个火做得这么大、这么真实是一个难点,首先要找到一款合适的软件,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将它做出来,并看起来不假,我们首先选择用3ds Max的插件fume,这里最开始是速度问题,还有就是真实的问题,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,一个发射器,我们怎么发射出来会让火感觉真实,近景火与远景火的区别,因此做了很多试验,用哪种发射方式比较好,最开始采用fume的默认发射器,后来我们选择用物体发射,我们把物体做得很细,跟实际燃火物体的形态做得很接近,这样燃出的火焰的形态就比较接近了,这其中比较难做的是很难将它做得足够大,我们在做火焰的时候也分了很多层,有些火跟烟是分开做的,因为烟、火的精度要求可能不一样;但大部分还是连在一起做的,因为火和烟分开之后形态可能会有些不对,还有些场景我们分了很多小块,将单个的火分开做,用了大量的硬盘做缓存,同时用很多台电脑分别算缓存。水面上的灯光是比较难处理的,我们在Maya中手动打了很多灯,尽量将火和水对应上,还有一些用3ds Max中渲出火的素材,然后导到Maya中贴图对应,做它的反射跟光源。其它很多环境采用数字绘景, 要以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将它做的尽量真实。
大量的战舰和水面的模型动画材质灯光每项都在磨练同志们的意志,挑战电脑的极限,解决办法就是尽量保证场景干净,耐心、细心,能做缓存的都做成缓存。火经过很长时间的测试才达到形态让人满意,同时还得保证缓存能在交片前出完,还不能把所有的缓存硬盘撑满。
经典特效镜头:“草船借箭”
草船借箭也是三国中比较重头的戏,实拍的船是按照1:1比例搭建的。这场戏重点表现的是气氛的把握,雾要做好不容易,还要跟船交互就更不容易,而难点在于草船上有很多的草,数据量会很大,我们在做的时候需要很多模型,其中草人是在Maya中用Paint effect先画了几个草人模型,这样看起来要细节比较多,雾是用Fume做的。所以我们需要把场景导到Max中做遮罩。草的数据量很大,所以它导起来也够麻烦,一是模型,二是缓存,量太大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机器的当机,所以在3ds Max中就很难操作,不能动乱动,一动max就可能崩溃,我们在做的时候就尽量在导入之前在Maya里把准备工作都做好,比如说相机该怎样运动,物体多余材质都扔掉,雾缓存位置都确定好,最后一步我们才导模型,在3ds Max中尽量少做操作。草船借箭中有特别多的箭飞过,我们用粒子来制作,天上飞的箭做起来并不麻烦,不会有太多技术问题,最主要是一个感觉的问题。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参考,我们的制作人员都有去跟过组,亲身感受那样的场景,也有参考一些其他的电影。草船借箭这场戏基本是在雾里面,很多东西可以被雾给掩盖掉,所以跟“赤壁火战”比灯光要稍微好一点,没有那么麻烦。船是在移动的,射在船上的箭要扎在船上,这也是比较麻烦的一个地方。再就是渲染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因为草多,又特别的细,在渲染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时间和质量的平衡,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才行。
关于电视剧中的特效
在国内做特效制作太难了,资金和时间都是问题,国内投资方很多时候没有人认真去考虑特效的成本资金,作为特效人员又没有充分的话语权,再加上方方面面滥竽充数的一些号称懂特效的人搅和,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。
很多人会拿电影中的特效与电视剧相比,题材类似的片子如果效果接近那是很正常的现象,但是说中国电视剧的特效达到电影特效水准,就太夸张了。电影的特效往往质量优先,平均每个镜头分配的资金、人力资源、时间要合理得多,而电视剧的特效要在2-4个月完成大量的镜头,平均每个镜头分配的时间非常有限,往往是档期优先,而非质量优先,两者不在一个段位上,没有太大的可比性。比较客观地讲,《三国》的特效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的还可以,有些镜头确实属于不错的电视特效镜头,但由于存在时间等个别因素,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。
天天配(www.365pei.com):提供配音价格比价、积分换配、VIP客户服务,让您的配音天天优惠,天天相伴!